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师资队伍 » 博士生导师 » 魏建梅
魏建梅

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单位名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

导师类别: 博导/硕导 指导学生类别:学术型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

魏建梅

主任护师

科护士长

最高学历

本科

研究方向

疼痛护理;肿瘤护理;老年护理;慢病管理;护理管理

945645667@qq.com

联系方式

13970002029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永外正街17号

学术团体

等兼职情况

  1. 中华护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 江西省护理学会疼痛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疼痛护理专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4.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理事

  5.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县区域医疗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组专家

  6.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护理分会常务委员

  7. 江西省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

  8.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护理联盟理事长

  9. 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临床授课师教师

  10.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通讯编委

近五年

(2020年1月-

2024年12月)

  1. 2024-2025第一学期,2024级博士《护理学科发展前沿》

  2. 2024-2025第一学期,2024临床护理新进展《临床护理新进展》

  3. 2023-2024第二学期,急危重症护理学1班,《急危重症护理学》

  4. 2022-2023第二学期,急危重症护理学1《急危重症护理学》

  5. 2021-2022第二学期,急危重症护理学1班,《急危重症护理学》

  6. 2020-2021第二学期,急危重症护理学1班,《急危重症护理学》

  7. 2019-2020第二学期,急危重症护理学1班,《急危重症护理学》

  8. 2018-2019第二学期,急危重症护理学1班,《急危重症护理学》

近五年

获 得

项 目

(第一主持)

(2020年1月-

2024年12月)

  1. 《疼痛综合评估规范》获批2023年江西省地方标准

  2.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标准前期研究项目《老年人慢性疼痛管理标准研究》

  3. 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602202,老年神经病理性疼痛生物制剂靶点精准介入的技术开发与临床研究

  4.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癌痛全程管理2024年度课题,PMT1001-6,数字化智慧疼痛评估系统在癌痛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5.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培育一般项目,YFYLCYJPY202417,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综合照护方案构建与实证研究

  6.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思政研究专项课题,NDYFY_SZ2023005,“浸润式”课程思政在疼痛专科护士教学培训中的应用及实践

  7.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202410217,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综合管理全程化临床路径构建及初步验证

  8.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2023A0177,基于“互联网+”的穴位按摩联合情志护理对中青年颈肩综合症患者睡眠及情感障碍效果观察

  9.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2KP06,疼痛无需一忍再忍—老年人疼痛健康科普

  10.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202210265FMEA模式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HIV筛查期院感防控中的研究

  11. 南昌大学校级教改课题,NCUJGLX-2021-167-146,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本科疼痛护理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12.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20-015,“疼痛护理学”课程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3.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203BBGL73155,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疼痛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

  14. 江西省卫计委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9A102,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不同分期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15.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20201024,基于疼痛评估管理敏感指标提高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的临床研究

  16. 江西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星火推广计划”,20208012,医疗机构疼痛评估护理管理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推广应用

近五年

获 得

荣 誉、

奖 励

(2020年1月-

2024年12月)

  1. 2023江西省杰出护理工作者

  2. 2022年获江西省援沪疫情防控“岗位标兵”

  3. 2024年《三叉神经痛病人疼痛灾难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获2023年度(第十届)韩济生疼痛医学论文奖三等奖

  4. 2023年《护教协同导向下的护理研究生“双导双融”模式创新与实践》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5. 2023年获卓越护理领导力实践成果交流赛三等奖

  6. 2022年《疼痛评估管理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推广应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7. 2022《臭氧大自血疗法》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1 版)获共识制订透明奖

  8. 2022年《疼痛评估管理指标提高疼痛评估完整率的临床应用》获2021年度(第八届)韩济生疼痛医学论文奖三等奖

  9. 2021年《疼痛评估管理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的创建与临床应用》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三等奖

  10. 2021年《疼痛评估管理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获护理管理创新奖卓越奖

  11. 2021年《阿片类镇痛药物真的这么可怕吗?》获科普,让生活认知疼痛——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二等奖

  12. 2021年《创建疼痛评估护理管理技术体系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获第五届中国护理质量大会护理提灯奖推荐奖

  13. 2020疼痛评估关键技术的系列研究与临床应用鉴定为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

近五年

代表性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2020年1月-

2024年12月)

  1. Zhang X, Liao Y, Zhang D, Liu W, Wang Z, Jin Y, Chen S, Wei J. Predicting frailty in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 using explainable machine learning: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Geriatr Nurs. 2024 Nov 8:S0197-4572(24)00350-1.

  2. 金亚新,廖雨萍,刘韦辰,.疼痛综合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30(08):630-634.

  3. 廖雨萍,张达颖,王志剑,.双闭环管理系统结合关键指标在疼痛管理中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30(07):551-555.

  4. 张潇昂,廖雨萍,张达颖等.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分析[J].军事护理,2023,40(12):55-59.

  5. 张潇昂,陶静怡,张达颖等.三叉神经痛病人疼痛灾难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3,29(10):741-747.

  6. 魏建梅,王志剑,刘韦辰等.疼痛评估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23,23(10):1447-1451.

  7. 廖雨萍,张达颖,王志剑等.CT引导下经皮胸交感射频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手汗症的护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12):927-932.

  8. 陶静怡,张达颖,王志剑等.FMEA模式在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HIV筛查期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06):433-438.

  9. 刘韦辰,王雨彤,张达颖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07):545-548+554.

  10. 陶静怡,王雨彤,张达颖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睡眠质量与疼痛信念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22,36(10):1861-1864.

  11. 王雨彤,刘韦辰,陶静怡等.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疼痛评估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2,29(06):55-59.

  12. 陶玲玲,魏建梅,樊梅荣.疼痛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04):311-313+316.

  13. 王雨彤,邱觅真,王志剑等.疼痛综合评定管理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28(03):199-203.

  14. 刘韦辰,王雨彤,张达颖,.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直线偏振光治疗不同分期压疮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21,56(04):437-439.

  15. 马锐,李春蕊,魏建梅等.臭氧大自血疗法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1)[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1,17(05):453-458.

  16. 刘韦辰,王雨彤,张达颖等.基于多学科协作疼痛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11):866-871.

  17. 魏建梅,刘韦辰,王志剑等.疼痛评估管理指标提高疼痛评估完整率的临床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04):282-286.

  18. 魏建梅,王志剑,王建宁等.分层次循环式培训在疼痛评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05):368-37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