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师资队伍 » 博士生导师 » 熊晓云
熊晓云

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单位名称: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

导师类别: 博导/硕导 指导学生类别:学术型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

 

熊晓云

 

主任护师

image.png

教研室主任

最高学历

本科

研究方向

心血管护理、护理管理、老年护理

 

xxy6692@163.com

联系方式

13870978710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民德路1号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学术团体

等兼职情况

学术任职:

中华护理学会第27届、28届理事会理事

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八届信息工作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护理学会护理科研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护理学会心血管护理专业委员会主

江西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江西省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理学报》等编委

近五年

 

 

20209-

20258月)

担任学术型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生导师,主讲《高级护理实践》、《临床护理新进展》、《急危重症护理学》等多门硕士课程主讲《护理学科发展前沿》、《高级循证护理》等博士课程,负责护理学教研室本科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已培养16名护理毕业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6在校护理硕士研究生,2名在校护理博士研究生。2021年获医院优秀硕士生导师组织团队荣获2024年全国高等院校教学创新大赛新医科中级组二等奖


近五年

(第一主持)

20209-

20258月)

主持科研项目:

1.《基于大数据平台的PCI术后心脏康复E-coach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项目编号:72064028。已结题。

2.《基于IKAP理论慢性心衰患者居家容量管理智慧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2020年中华护理学会科研项目,课题合同编号J2565,已结题。

3.《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慢性心衰患者“四翼一体”网络信息化容量管理模式构建》2020年江西省科技厅立项,项目编号:课题合同编号20202BBGL73001。已结题。

4.《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MNS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2022年度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编号:JXYJG-2022-016。已结题。

5.《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MNS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2022年南昌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立项 立项编号:NCUYJSJG-2022-027。已结题。

6.《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易损期容量状态精准画像平台构建及应用》,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 项目编号:ZHKY202321。

7.《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易损期用户画像及容量管理策略精准推荐系统构建及应用--基于IKAP理论》,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2464022。

近五年

誉、

20209-

20258月)

1.2020年《“H2H+O2O”理念下慢性心衰患者容量管理模式探索》获中国护理管理创新奖“卓越奖”

2.2021年《护士驱动多学科协作改善CHF患者居家容量管理结局》获第五届中国护理质量大会护理质量提灯奖“金奖”。

3.2021年获医院优秀硕士生导师。

4.2022年荣获第一届江西省医院管理创新奖“二等奖”。

5.2024年获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进步奖”。

6.2024年荣获“盈康一生”第二届全国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近五年

代表性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20209-

20258月)

1.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Based 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views Evid Based Nurs. 2025 Jun;22(3):e70026. Review JCR一区 IF3.4

2. Chen H, Xiong X, Liu S, et al. Volume Management in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 Concept Analysis Using Rodgers' Evolutionary Approach. Asian Nurs Res (Korean Soc Nurs Sci). Published online May 21, 2025.Review JCR二区 IF2.1

3.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ailty in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Based on Bayesian Network. Asian Nurs Res (Korean Soc Nurs Sci). 2025 May;19(2):152-160.Ariticle JCR二区 IF2.1

4.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frailty and heart failure: A scoping review[J]. Geriatr Nurs,2025, 63:476-485.Review JCR一区 IF2.5

5.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Frail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ev Cardiovasc Med,2025,26(3):26854.Review JCR三区 IF1.9

6. Kinesiophob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Rodgers' evolutionary concept analysi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5;16:1499962.Review JCR二区 IF2.6

7.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ailty in o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Based on Bayesian network[J]. Asian Nurs Res (Korean Soc Nurs Sci), 2025 Feb 24: S1976-1317(25)00006-4.JCR二区 IF2.1.

8. Positive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Qualitative Meta-Synthesis[J]. J Adv Nurs, 2025 Feb 24.JCR一区 IF3.8

9. Understanding frailt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olde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frail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s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ith frailty   BMC Geriatrics. 2024 December 19 ;24(1):10-12.中科院二区 IF3.4

10. Effectiveness of virtual reality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for exercise capaci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edicine (2024) 103:49 JCR二区IF1.4.

11. 王颖,熊晓云,刘梦蝶,. 数智化干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24,59(16):1956-1961.

12.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in-stent restenosis following PCI: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 Cardiovasc. Med. 11:2024.8.29 通讯作者(一作向琴)Review  JCR二区 IF2.8

13. Incid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inesiophob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scoping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ology.152024 July 31DOI:10.3389/fpsyg.2024.1395199 JCR二区IF2.6

14. 探究式教学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24,21(6):652-657.

15. 抗阻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衰弱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4,38(02):369-373.

16. 基于最佳证据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2019):2954--2961.

17.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规范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进展[J]. 护理学报,2023,30(11):36-40.

1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军事护理,2023,40(11):19-22.

19. Transitional Car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 Concept Analysis Using Rogers' Evolutionary Approach. Risk Manag Healthc Policy. 2023 Oct 6;16:2063-2076. 中科院二区 IF3.5

20. 中医情志护理与双心护理模式对缓解心房颤动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对比[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202):303--306.

21. 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应用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2023,37(10):1816-1821.

2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教育,2023,20(2):222-229.

23. 慢性心力衰竭移动健康App质量及效果评价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 2023, 23(1): 23-26 .

24.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行为干预在老年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1):2830-2833.

2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2):2937-2944.

26. 心力衰竭患者易损期容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2022, 29(21):38-42.

27. 心力衰竭患者易损期液体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07):1541-1547.

28. 桡动脉压迫期间血压波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术侧手掌肿胀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01):56-60.

29. 序贯式循证护理教学方案制定及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2021, 35(23):4270-4273.

3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方案的制订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04):57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