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实验室安全的“守门员”
——护理学院实验室老师抓安全育新人工作侧记
实验室是科研探索的摇篮,也是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的场所。在护理学院实验中心,有一支由三人组成,作风硬朗,吃苦耐劳的“铁娘子军”,有着二十五年实验教学管理经验的周彩云、袁俊老师带着新入职不久的辜秦霞老师默默耕耘着护理学院实验室这块“试验田”,她们不仅在实验技能上悉心指导学生,更将实验室安全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守护着实验室的安全。
在日常工作中,她们通过常态化、多样化的宣传与教育,为实验室筑起坚实的安全防护墙。岗前必修课,这是她们给学生上的第一堂安全课,通过“安全第一课”,帮助学生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实验室安全的能力。安全微课堂、快问快答、隐患大家找、实战演练等,是这群“娘子军”平时摸索出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今年暑期伊始,酷暑难当。针对学院提出的实验室安全工作要求,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对前湖和东湖实验室进行了安全隐患检查,并很快找到了实验室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安全规范和标准更新后,东湖校区实验室防盗窗成了逃生障碍;两个校区仅在走廊上配置消防灭火器,没有覆盖到各实训室等问题。经学院与基建处、保卫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很快得到这些部门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绝不拖延。三名老师在高温中搬运堆积在卫生间的杂物、实验废弃的仪器设备、积压的纸质记录,协助实验室设备与管理处处理废弃物……与此同时,消防升级同步推进。经过两天艰苦细致的工作,拆除防盗窗、在前湖和东湖实验中心各楼层、各实训室增配新型灭火器等安全保障措施逐一得到落实。焕然一新的实验楼里,红色瓶体的新灭火器在实验室走廊和各实训室整齐排列,如同守护校园安全的忠诚卫士。
连续多日高温下工作,护理学院实验中心的周彩云、袁俊、辜秦霞三位老师展现出了护理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坚韧,高温劳作甚至使袁老师出现呕吐反应。
在日常工作中,实验中心三位老师不仅将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放在首位,除做好实验室工作外,还主动将育人工作融入学院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
她们情沃桃李,凝心聚力,做时代青年的“知心人”,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用耐心陪伴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实习、保研、考研、毕业、就业的每一个阶段,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她们研途问道,育人育才,做时代青年的“垫脚石”,甘为耕耘教坛的孺子牛,不忘初心砥砺行。她们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们的坚强后盾。在思想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做仁心仁术的护理人;在学习方面,提出英语打卡方案并鼓励学生坚持执行。
她们言传身教,精益求精,做时代青年的“引路灯”,为人师者,以其言为志,以其行为表。作为实验室老师,她们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多元化培训模式”,多次悉心指导学生征战技能竞赛,助力学子斩获佳绩。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三位老师的真心投入和真情付出让她们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欢迎,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导”称号,学生们纷纷通过微信等方式表达对老师们的感谢之情……
长期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党报国、爱岗敬业、爱院如家、爱生如子”的理念,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的深刻内涵,让奉献与责任的光芒在育人之路上闪耀发光。
这就是护理学院实验室“铁娘子军”的育人情怀。